
视觉中国 图
10月28日,北京首旅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旅酒店,600258.SH)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2年1-9月,首旅酒店实现营业收入38.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8亿元,下降18.79%。其中公司酒店业务营业收入36.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9亿元,下降17.45%;景区运营业务营业收入1.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8亿元,下降42.06%。
今年前三季度,首旅酒店实现利润总额为-4.57亿元,较上年同期利润减少6.22亿元。其中公司酒店业务利润总额为-4.77亿元,较上年同期利润减少5.35亿元;景区运营业务利润总额为1983.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700.05万元。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3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96亿元。
截至9月30日,首旅酒店持有货币资金1.95亿元,短期借款1.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63.5万元。
第三季度新开店279家
第三季度,首旅酒店新开店279家,其中新开中高端酒店63家,占比22.58%,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呈现出稳步提升趋势;新开轻管理酒店193家,占比69.1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签约未开业和正在签约的储备项目达到2046家,比二季度末增加157家。
新开的279家酒店中,直营店10家,特许加盟店269家。除轻管理酒店外,经济型酒店新开店数量为23家,中高端酒店新开店数量为63家。

首旅酒店第三季度RevPAR单季度盈利
今年第三季度,首旅酒店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减少4.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0万元,同比减少11.64%。
首旅酒店指出,首旅酒店第三季度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7%,并实现了单季度盈利。
从品牌经营数据看,2022年7至9月,首旅如家全部酒店RevPAR 116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9%;平均房价19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出租率60.5%,比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首旅如家经济型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6.5%,中高端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2.6%,轻管理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58.2%,全部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6.5%。
截至2022年9月30日,首旅如家18个月以上成熟酒店共有4097家。2022年7至9月首旅如家成熟酒店RevPAR 118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平均房价19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出租率62.1%,比去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对比2019年同期的成熟酒店共2631家。2022年7至9月首旅如家经济型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2.8%,中高端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1.4%,轻管理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2.0%,全部酒店RevPAR为2019年同期的63.3%。

首旅酒店中国境内酒店家数5887家,客房间数465629间。其中北京,上海,苏浙皖和津鲁冀,广东和川渝地区的酒店总数3646家,占总数的61.9%;客房间数289222间,占总数的62.1%。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酒店数量5888家(含境外1家),客房间数465829间。公司中高端酒店数量1496家,占比25.4%,客房间数162890间,占总客房间数的35.0%。
民生证券认为,首旅酒店2021年拓店显著提速,规模增速较华住锦江更快,轻管理模式为公司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2021年底国内15-30间、30-70间客房的酒店占比分别为15%、32%,连锁化率分别为7.3%、25%(整体连锁化率为35%),仍有相当规模的小房量酒店有待整合;依托首旅全国规模第三的平台体系,旗下的轻管理产品具备投资小,灵活度高,高赋能的特点,将为该公司持续贡献规模增量。
首旅酒店2018年以来发力经济型酒店品牌的升级改造;2020年底,60%以上的如家直营店已升级为Neo3.0版本,改造后经营数据提升明显;经民生证券测算,RevPAR提升1%,净利润提升幅度在3.5%左右。此外,首旅集团承诺2022年12月31日前将旗下诺金等高端酒店管理业务转让给首旅酒店及下属公司,预计将进一步丰富其高端领域产品,强化公司竞争力。
民生证券表示,目前首旅酒店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置,在行业景气上行期或将迎来利润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民生证券维持“推荐”评级。
?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一【成长能力】篇,共选取16家培训教育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以2017-2021年经营数据作为参考。
成长能力评价指标有营收复合增长、净利润复合增长、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以及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静态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来看,行动教育、创业黑马增幅超过15%,其中行动教育复合增长46.44%。
行动教育定位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云智力平台”,主要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化知识服务和智力支持平台。
管理培训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88.61%,毛利率83.62%;管理咨询收入占比达到10%。

从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行动教育、传智教育增幅超过15%,其中传智教育复合增长18.46%。
传智教育主营业务是数字化人才教育培训。
线上/下短训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93.69%,毛利率49.41%。

从近五年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行动教育、传智教育、国脉科技、东方时尚、创业黑马等5家企业没有出现亏损,其中国脉科技复合增长-10.98%。
国脉科技主营业务为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物联网科学园运营与开发服务、教育服务。
教育服务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38.51%,毛利率90.81%;物联网咨询与设计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达到25%。

从近五年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来看,传智教育、行动教育、全通教育等3家企业增幅超过20%,其中全通教育复合增长22.85%。
全通教育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及信息服务。
继续教育业务为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56.97%,毛利率33.52%;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及运营、家校互动升级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5%。
培训教育企业成长能力

0 评论